


圆柱体插座
圆柱体插座
基础操作 – 教学说明
蒙特梭利教具 – 插座圆柱体
适用年龄:1-7岁
教育目的: 培养儿童辨别大小、高低、粗细、深浅的触觉、视觉能力,依圆柱体顺序对应培养逻辑思考敏锐观察能力;把握圆柄可作握笔练习和写字前准备。
使用方法:
教师:“下面我来教小朋友圆柱体的拿法。”(教师边示范边讲解)
①用拇指、中指、食指拿住圆柱
②从最粗的开始将圆柱抽起
③轻轻的垂直抽起,并慢慢的垂直放下
④圆柱抽起,散放在地毯上
(8)将圆柱倒转过来底面朝上,左手食指、中指摸柱体侧、底面、洞穴内侧面及外围后一个一个插入对应圆穴洞中。
(9)教师请幼儿操作,师:“你来试试好吗?”
(10)教师注意幼儿的整个操作过程,如果幼儿有操作不当之处,在幼儿操作之后,教师可再操作一遍,请幼儿观察之后再请幼儿进行练习。
(11)幼儿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之后,教师将教具摆整齐。
(12)教师以三段式名称练习法请幼儿回答。教师:“这是插座圆柱。”教师:“哪个是插座圆柱?”教师:“这是什么?”
(13)练习之后,教师请幼儿将插座圆柱用正确的方法拿好送回教具柜原处。
(14)再请幼儿将卷毯卷起,用正确方法送回原处。
教学顺序:由简到难按B-C-D-A的顺序进行。
4、错误订正:用视觉订正,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相应的圆穴中
5、延伸建议:
(1)配对练习:
① 以圆柱找圆穴练习,比较圆柱的底面与圆穴将相同的圆柱嵌入,从一端开始,依顺序找出与圆穴相配合的圆柱。提示幼儿配对时需用手指摸圆柱的底面周围和圆穴内侧面之后,再将圆柱放入。
a请幼儿取来卷毯并铺好。
b教师:今天老师带小朋友来玩一个圆柱找家的游戏,每一个圆柱都有它自己的家,我们请圆柱出来玩好吗?
c 教师请幼儿将圆柱一个一个按正确的方法取出,散放在卷毯上。
d 教师可自述一个故事情节:圆柱们在一起的游戏,玩累了要回家,可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,请小朋友帮忙找家。
e 幼儿按教师提示的要求,将圆柱一个一个放回圆穴内,(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正确做法,教师要在幼儿操作完之后给予纠正)
f 按ABCD的顺序操作。
② 戴上眼罩完成圆柱体与圆穴的配对
a 教师:“现在老师要看看小朋友的本领大不大,刚才我们是睁着眼睛给圆柱找家的。现在我请小朋友戴上眼罩给圆柱找家,你能试试吗?”
b 教师请幼儿操作,当幼儿操作有困难时,教师可用语言提示。
c 按ABCD的顺序操作。
③ 圆柱体的组合操作:(此练习在四组全部学完之后方可进行)
教师: “老师再和你们玩个游戏,我请小朋友把两组插座圆柱取出来,把它们合在一起,然后看谁能又快又准确的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里,好吗?”
分别进行:
二组组合操作:B+C B+D C+D C+A
三组组合操作:B+C+D C+D+A A+B+C A+B+D
四组组合操作:A+B+C+D
④ 伴随记忆的练习:(此游戏分组进行)教师先选一个圆柱体,其他的发给小朋友每人一个,按视觉记忆、触摸记忆的两种方式进行分辨练习。
a视觉记忆:教师:“小朋友认真听好,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圆柱体,现在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,请小朋友一个一个将圆柱体放回洞穴里,请你们仔细做。”幼儿和教师一起操作B、C、D、A四组。
b触摸记忆:师: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,把自己手里的圆柱体放回洞穴里,看看谁最棒!(提示幼儿用手摸圆柱底面和洞穴内侧进行分辨。)
(2)序列练习:
①以最大的最粗的最高的方式,完成任何一组的圆柱体,依粗细-大小-高低的排列。
②从序列排列的圆柱体中抽出一个,让孩子找出它原来的位置,分别抽取头、中间、尾圆柱体的练习。③戴上眼罩操作,分辨高低、大小、粗细的排列.
操作方式二:将圆柱体插座打乱顺序放置后归位

粉红塔 – Pink Tower

红棒 Red Rods

感知粗细 – 棕色梯
感知立体 延展工作 – 粉红塔和棕色梯混搭
这一延展工作需要在小朋友能够非常熟练地搭建粉红塔和棕色梯,并可以做到轻手轻脚,小心爱护教具的前提下进行这一工作的探索实操。

罗马拱桥
罗马拱桥的搭建几式锻炼空间感知的应用能力,同时也是在为小朋友留下物理学中有关力学的概念体验。
就可以进行的建筑工程。
感知古代智慧。


三项式 积木
几何嵌板橱
几何嵌板橱 1- 基础形操作
几何嵌板橱 2 – 分类几何抽屉
几何嵌板橱 3 – 两组分类几何抽屉
几何嵌板橱 4 – 几何嵌板与对应图形卡配对
建构三角形盒
建构三角形 – 六边形盒

认知立体形
球体 、 椭圆体、卵体、圆锥、圆柱体、长方体、正方体、三棱柱、四棱锥、三棱锥
- 材料:十个不同形状的蓝色立体
- 直接目标:
- 具象感知不同立体形
- 学习掌握立体形的名称
- 间接目标:
- 建立三维空间感
- 为小学、初中学习立体几何奠定具象的心理和智力基础